![](/template/pc/skin/img/iconadd.png)
![](/template/pc/skin/img/iconsub.png)
医工融合创新:“以水为刀”的手术机器人GMC2024
发布时间 : 2024-09-27 浏览次数 : 次大会汇聚了北京市相关委办局,来自全国各地的450余家企业、60余家医疗机构、20余家投资机构和10余家高校,累计600人参会,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导向、技术革新以及国际合作等重要话题。
开幕式上, 北京市海淀区人 民政府副区长林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等领导发表致辞。北京市疾控局副局长、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药械处处长刘清华,北京医药健康科技发展中心马丽梅副主任,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产业促进三处处长程万慧分别做报告,介绍北京市的生物医药产业和相关委办局政策。
在大会上,智愈医疗创始人史轶伦(以下简称“史总”)发表了题为《医工融合创新:“以水为刀”的手术机器人》的精彩演讲,分享了智愈医疗在智能诊疗装备和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未来展望。演讲内容丰富,涵盖了水刀手术机器人的技术背景、临床应用、研发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充分展示了智愈医疗在医疗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
史总首先给大家介绍了智愈医疗的独特理念。他说:“我们智愈医疗是一家成立三年的初创公司,专注于智能诊疗装备和手术机器人的研发。与传统手术机器人公司不同,我们的出发点是从创新的能量器械出发,再结合医疗影像技术和机器人技术,赋予这些创新器械以新的功能。” 智愈医疗的目标不仅是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赋能,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为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史总此次演讲的核心内容聚焦于“以水为刀”的手术机器人,这种手术机器人利用水的物理特性,通过高压水流进行精密切割,避免了传统手术中高温带来的热损伤和边缘毛刺问题。史总解释道:“水刀技术最早用于工业领域,尤其是在航空航天的精密加工中,被称为世界上最锋利的刀。它利用水的物理特性,将液体加速到超音速,形成强大的切割力。”
史总详细讲解了水刀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以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他说:“水刀的特性是不产生热损伤,切割边缘极为光滑,没有毛刺,也不会有颗粒污染。这些特点使得水刀在航空航天领域对于成品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水刀技术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临床,首先用于肝胆外科的肝部分切除术。史总介绍道:“水刀的无热损伤特性,使其在切除肝脏肿瘤时能够很好地保护周边的神经和血管组织,并且具有选择性切除的能力,对人体组织有非常强的辨识力。” 正是由于这些优势,水刀技术在神经外科、骨科和血管外科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神经外科的脑肿瘤切除术中,水刀可以非常精确地切除肿瘤,并保护周边的健康组织。此外, “水刀在骨科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比如开放性骨折的清创手术,水刀能够很好地清除坏死组织,同时保护健康的肌腱和神经组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史总特别介绍了水刀技术在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应用。他指出:“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常见病,尤其是50岁以上的男性,患病率非常高。传统手术方式如电刀和激光切除虽然有效,但存在热损伤和对医生经验要求高的问题。”
相比之下,“以水为刀”的手术机器人通过高压水流实现精准切除,无热损买球网站 十大排行榜伤,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史总解释道:“我们的水刀机器人通过影像规划,医生在手术前对手术靶区进行规划,机器人自动控制水刀执行切割动作,不产生任何热损伤,手术过程非常精准。”
在演讲中,史总还详细分享了水刀机器人的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取得的技术突破。他说:“我们在研发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医用高压系统、射流管路、影像规划、手术器械和机器人自动执行。”
特别是医用高压系统的研发,史总提到,通过学习航天领域的技术,智愈医疗成功研发出50兆帕以上的超高压系统,并解决了小型化、无菌隔离和低噪声等问题。他解释道:“50兆帕相当于500个大气压,这在工业领域已经非常难实现,而我们还要满足医疗环境的严苛要求,如设备的小型化、无菌隔离和低噪声。”
最后,史总展望了水刀手术机器人在全球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他表示:“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治疗需求将不断增加,而水刀手术机器人为这些医疗挑战提供了高效、安全的解决方案。”
史总还强调,智愈医疗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推动手术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为全球患者带来福音。“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能够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提升全球医疗水平。”
史总的演讲引发了现场听众的热烈反响,与会者对智愈医疗的创新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并期待未来更多的技术突破和临床应用。此次演讲不仅展示了智愈医疗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全球医疗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